日产中国销量遭遇四连降,首款电动 SUV 艾睿雅降价求生,日产今年在华的市占率有可能进一步萎缩!
受春节因素影响,今年 1 月国内车市出现 开门黑 现象,好在 2 月随着产销步入正轨,终端市场进一步复苏,整体车市也呈现向好态势。乘联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 月国内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为 161.8 万辆,同比增长 10.2%,环比提升 11.7%。乘用车市场整体向好,也意味着多数车企 2 月销量进入上升通道,这其中尤以自主三强比亚迪、长安和吉利的表现最为抢眼。不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合资车企整体表现仍有待提升,尤其是日系。
经过去年一年的市场角逐,日系车企在华逐渐显露疲态,日产更是从昔日日系三强中的老大哥位置上跌落下来。数据显示,2022 年日产汽车中国区累计销量为 104.5 万辆,同比下降 22.1%。这一销量虽然仍突破了百万大关,但却是近五年中销量最差的一年,而综合 2018-2022 年的销量成绩来看,日产中国的销量遭遇了四连降。
然而,在整体车市明显复苏的大环境下,无论是疫情带来的挫伤,还是缺芯导致的产能不足,都显得有些表面和牵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还是要归结到产品结构上。无疑,如今日产在华的产品结构是其深陷困顿的一大主因。
最近两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传统燃油车市场逐渐萎缩,增量市场转移到新能源领域,因此,行业甚至出现了 得新能源者的天下 的呼声。事实也的确如此,率先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自主车企,如今已经尝到了甜头,如近两年销量持续飙升的比亚迪,月销量已经排在了首位,而作为新势力车企的特斯拉也依靠新能源开始与一众传统合资车企平起平坐。遗憾的是,日系合资车企在新能源领域发力较晚,其中日产直到去年 9 月才在中国市场投放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纯电动。
其实,日产涉足电动化领域的时间并不晚,甚至早于大部分车企。资料现实,早在 2010 年日产就推出了纯电动车量产车聆风,这也使其成为全球首家推出量产纯电动车型的汽车厂商;在混动领域,2016 年日产推出了其独有的 e-POWER 技术,这项技术采用了 100% 电机驱动系统,可实现媲美纯电动汽车的驾驶体验。
分析人士指出,日产在新能源领域早有技术储备,但如今在中国新能源领域处于被动地位,背后的因素与日产对中国缺乏精准预判及其内部近年来的人事斗争有关。
在 2015 年前后,国家不惜用大额财政补贴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嗅觉敏锐的自主。车企纷纷布局新能源市场,比亚迪是其中最为激进的转型者。同时,借助政策的东风,行业也涌现出不少跨界造车者,如蔚来、小鹏等均在这一时期入局新能源汽车领域,成为最早一波造车新势力。
彼时,合资车企在华正处于巅峰时期,一直以来的卖方市场让其在舒适区嗅觉减退,很难觉察到外界环境转变带来的危机。2015 年后,日产汽车在华销量也进入飞速增长阶段,数据显示,其 2016 年和 2017 年在华销量均呈现大幅正常,其中,2016 年日产在华销量突破 135 万辆,同比增长 8.4%;2017 年在华销量一举突破 150 万辆,同比增幅为 12.2%。
另一方面,2018 年由日产前 CEO 戈恩被捕而引发的日产及其联盟一系列的内部斗争开始浮出水面。2018 年 11 月戈恩被日本检察官逮捕,13 个月后成功出逃,引发业内外广泛关注,TVT体育与此同时,日产集团内部的政治斗争及联盟所面临的困境消耗了日产管理层的大部分精力,使其无暇顾及中国市场,这也是造成其在中国市场措施新能源发展良好机遇的另一大因素。
去年 9 月,日产首款纯电动 SUV 车型 ARIYA 艾睿雅由东风日产引入国产,不过,这款被日产在中国市场寄予厚望的纯电动车型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数据显示,艾睿雅去年 10 月至 12 月的销量均在 400 辆左右徘徊,今年 1 月销量低至 67 辆。
面对销量持续不振,东风日产旗下车型乘着湖北车市大降价的东风开始打起了价格战,艾睿雅全系车型享受政企补贴叠加后限时优惠高达 6 万元,降价后 22.48 万元起售,相当于新车打了八折。
综合来看,艾睿雅降价求生的策略收效或许不大,而今年开局的困顿,也决定了日产今年在华的市占率有可能进一步萎缩。
2】车品即人品?57 万探岳车主用 5000 万公里,点亮 1000 盏路灯
环球汽车网是一个专情小子,他专注于汽车前后市场以及车联网,拥有百万活跃粉丝。TVT体育TVT体育 TVT体育平台TVT体育 TVT体育平台